摘要:没错,这是一家叫做Tether的公司发行的数字「货币」,因其「承诺」该数字「货币」与USDollar保持1:1的固定汇率而得名为USDT。唯一可以确定的是:USDT是一个中心化的数字「货币」。如果Tether公司消失了,那么所有的USDT便成了废品。...
前言
如果让你穿越到2009年去做一件事,你会选择做什么?
我想有两个答案一定得票特别高:
买房,买比特币。
然而再便宜的房子,也对入场资金有一定的要求;至于比特币,则是无论富贵贫贱,都有机会分一杯羹。
这大概就是不少「韭菜」热衷于比特币的原因。时至今日,以太币、莱特币及各类山寨币也是他们的掌上明珠。
于是,本着「将最真实的世界,写给你看」的原则,我写下了此文。
一、区块链是什么?
区块链,由英文BlockChain直译,看上去是一个拗口的专业术语。不过,在科技界和金融界,我发现这类名词倒是很受欢迎,可能恰恰是因为「字面上看不懂」,所以无形中「增加了专业性」吧。当然,同样也可能是因为很多科技与金融名词都是舶来品,翻译过来难免走样严重。
我们不妨将「区块链」三个字拆分开进行理解。所谓「区块」,就是存储了信息的数据块;在每个「区块」中,除了常规的信息记录外,还记录了一个时间点(时间戳)以及与前一个「区块」的「链接」。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:
[区块N-1] 2018年1月1日16点10分20秒,在此刻张三给了李四10块钱,我的前一个区块是[区块N-2];
[区块N] 2018年1月1日18点20分30秒,在此刻李四给了王五20块钱,我的前一个区块是[区块N-1];
[区块N+1] 2018年1月1日20点30分40秒,在此刻赵六给了张三50块钱,我的前一个区块是[区块N];
……
以上「区块」组成的「链接」,持续而完整地记录了各个时间点张三、李四、王五、赵六的交易行为,并且在张三、李四、王五、赵六的电脑里都存有同样的账本数据库。人手一个数据库,代表着每个人都是数据的存储中心;而人人都是存储中心,便意味着没有存储中心。这个数据库便是「去中心化」的「区块链」。
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,由Satoshi Nakamoto(此人使用的是英文化名,国内常译为「中本聪」;日本则常译为「中本哲史」;下文简称其为「中本聪」)于2008年提出。
请记住:
区块链指的是一种技术,而非货币。
二、比特币是什么?
比特币,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第一种「应用」。每一台联网的计算机都可以参与到比特币的生产中,这种生产比特币的过程俗称「挖矿」。它的总量被限定在2100万枚;也就是说,如果作为数字「货币」,比特币是在不断通缩的。
通缩,是比特币被炒家们热捧的重要原因。更有甚者表示,比特币好比黄金——两者都是总量有限,且不可再生的。
可惜,黄金终究是天然的物质,而非人造的玩物。总量有限、不可再生,并不意味着其有交换价值;不过,其炒作价值倒是可见一斑。
换言之,使用比特币换取商品的行为寥寥无几,但炒作比特币的投机行为却屡见不鲜。
任何一样价值剧烈波动的物品都不具备成为货币的基础。
「你好,我想用2个比特币买这辆车。」
「对不起先生,您还差34,567块。」
「是吗?我刚才看了一眼价格,你应该找我12,345块才是。」
「不好意思先生,我确实应该找您23,456块。」
「给个整数就行了,零头免了。」
「好的,按照最新行情,您再给我10,000块就可以了。」
三、ICO是什么?
你知道期房吗?
房地产开发商将还未建的房子面向公众售卖:
我拿下了一块地,准备建房子了!房子建成之后5万/平!考虑到大家的买房热情,特推出优惠政策,今天大家可以用3万/平的价格购买,成为业主!买到就是赚到!
后来,开发商拿着卖期房得来的钱盖了房子。
你知道IPO吗?
新上市的公司第一次拿出股票面向公众售卖:
我的业绩很不错,未来发展可期!公司市值100亿起步!考虑到大家的投资热情,特推出全民福利,今天大家可以用50块/股的价格购买,成为股东!买到就是赚到!
后来,创始人拿着卖股票得来的钱买了跑车。
那ICO是什么?
某人改了改比特币的开源代码面向公众售卖:
我发明了新币种,更牛的区块链!新币发行价20块/枚!考虑到大家的发财热情,特推出全民福利,今天大家可以用10块/枚的价格购买,一万起售!买到就是赚到!
后来,发明人拿着卖货币得来的钱销声匿迹。
想卖房,你得有资质;想上市,你得有业绩;既没有资质,也没有业绩,还想圈钱,那怎么办?搞ICO呗。
这就是空手套白狼的典范。
四、数字「货币」的交易是如何进行的?
在ICO禁令下达之前,国内充斥着大量的数字「货币」交易平台,炒家们可以直接充值CNY购买各类数字「货币」。
而随着ICO禁令的颁布,国内的交易平台关闭了数字资产兑换CNY的业务,很多炒家移步香港或者海外的交易平台。
这里请注意:
关闭CNY兑换业务,并不代表着关闭了交易平台。
很多交易平台还活着,以另外一种方式进行着数字「货币」交易——不让我进行CNY的交易,那好,我进行数字「货币」之间交易的总可以吧?
这时候,一个名为USDT的数字「货币」登场了。看到这四个字母,有没有觉得很眼熟?这厮长得很像US Dollar嘛!
没错,这是一家叫做Tether的公司发行的数字「货币」,因其「承诺」该数字「货币」与US Dollar保持1:1的固定汇率而得名为USDT。
Tether公司的口气不小啊!它是什么来头?是不是跟美联储有关系?
不知道。
没有证据能够证明,Tether公司与美联储有任何关系;同样,也没有证据能够证明,Tether公司与各类数字「货币」的交易平台没有任何关系。
唯一可以确定的是:
USDT是一个中心化的数字「货币」。如果Tether公司消失了,那么所有的USDT便成了废品。
五、数字「货币」的去中心化可行吗?
讲一个故事。
如果说比特币代表了区块链的1.0时代的话,那么2014年诞生的以太币便代表了区块链的2.0时代。
自然而然,以太币也具备很大的炒作潜力。
越是值钱的东西,越容易被人盯上。2016年6月,黑客在The DAO(当时区块链界最大的一个众筹项目)中窃取了300万以上的以太币,价值5000万美元。更要命的是,对于匿名的数字「货币」而言,一旦失窃几乎没有追回的可能。
这踏马该如何是好?
以太坊的创始人Vitalik Buterin(区块链圈内称其为「V神」)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:我们一起改一下代码,将这些被盗的以太币的交易行为判定为无效就可以了!
但这个方案却遭到了坚定的「去中心化」的拥护者的反对:肆意修改代码的行为,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理念背道而驰!
面对不可调和的矛盾,最终的结果便是分裂:
以太币自此分出了两个版本,ETH和ETC。支持修改代码的人,其挖掘出的以太币沿用了原有的以太币(ETH)的名字;而反对修改代码的人,其挖掘出的以太币被称之为ethereum classic,缩写为ETC,意即「经典的以太币」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ETC才是最原汁原味的以太币。
以去中心化为理念的区块链,最终却衍生出了中心化的数字「货币」,而这一切都是在矿工们的「民主」投票下产生的。真是颇为讽刺的一个画面。
那么,回到本节最初的问题:
数字「货币」的去中心化可行吗?
乍一看去,只有比特币能够做到去中心化:
因为至今没有人找到中本聪,没有证据能够证明中本聪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或是机构,这样也便没有任何一个「神」一般的权威能够破坏比特币的平衡。大家都是凡人,谁都不服谁。
然而,比特币(BTC)仍然于2017年8月,分裂出了另一种名为Bitcoin Cash(比特币现金,缩写为BCC/BCH)的币种。毫无疑问,这是两个比特币的利益集团无法达成共识的结果。而为了吸引比特币(BTC)的用户加入BCC的群体,开发者们煞费心机:
凡是加入BCC的用户,都可以免费获得与你们的BTC钱包中的BTC数量相等的BCC币!来吧我的矿工朋友们!让我们一起拿着这些免费获得的BCC币去发财!
这种凭空印钱的本事,也是令人叹为观止。
如今,更多的新币种仍在源源不断的涌现:
它们都声称自己应用了先进的区块链技术,甚至有人提出了区块链3.0的概念;它们都声称自己高效又安全;它们都声称自己是去中心化的……
但是,这些数字「货币」的游戏规则,却始终是被某个「中心」所掌控的。
尾声
2009年1月3日,比特币的创始人中本聪,在比特币的「创世区块」中留下了一句永远不可修改的话:
The Times 03/Jan/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.
这句话是泰晤士报当天的头版文章标题,「财政大臣正处于实施第二轮银行紧急援助的边缘。」借助一句话的新闻标题,中本聪既记录了创世区块产生的时间,又嘲讽了在金融危机之下现有银行系统的脆弱不堪。
不知9年后的今天,当他看到山寨币林立、投机者丛生的数字「货币」市场时,又会是怎样一番感受呢?
我想,他一定不会被骗吧。
祝「韭菜」们好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