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bank联合创始人何伟:数字货币能否进入交易所,取决于此!

摘要:Lbank联合创始人何伟正在试图建立自己的护城河。在何伟看来,只要护城河够宽,Lbank就可以构建一座铜墙铁壁环绕的城池。原则,被何伟视为Lbank的护城河。何伟口中的这一护城河谁都能做到,但“很少有人关注项目本身,也很少有人像传统的交易所那样审核项目”。...

何伟,数字资产银行LBank联合创始人。金融产品设计与运营专家,资深金融人士,曾任职于传统金融机构。2017年踏入区块链领域,成为 LBank.info数字交易平台的联合创始人,全面负责市场、运营及产品开发。

采编|链研所 林可

受访者|何伟

本文约2987字,阅读需要花5分钟

导语

区块链的大热,热到一天一个峰会,根本停不下来。在区块链爆红的短短半年时间里,交织着一夜暴富的神话与资产蒸发的一地鸡毛,亢奋与失望的情绪不断发酵、放大。尽管如此,仍然有无数人匆忙搭上区块链这列快车,生怕被时代抛弃。

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世界里,数字货币交易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。它不仅是数字加密货币的中心,也是争议的中心。它们掌管着数字货币通行证的金钥匙,每天面对着无限的诱惑。在这个离钱最近的地方,权谋,背叛,欺诈,犯罪,屡见不鲜。在割韭菜已是公开秘密的舆论环境中,原则仿佛成了稀有品。

巴菲特有一个著名的“护城河”理论。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,企业家都应该思考如何建立抵御竞争的核心能力,建立护城河。任何一个高毛利的行业,都将迎来无数的入局者,最终从蓝海市场变成红海市场。数字货币交易所也是如此,经过草莽生长阶段之后,权杖逐渐握在那些拥有既深又宽的护城河的公司里。

Lbank联合创始人何伟正在试图建立自己的护城河。虽然三大交易所仍旧处在权力的中央,无数的发币者挤破脑袋等着他们点头,但这不代表后来者没有机会。在何伟看来,只要护城河够宽,Lbank就可以构建一座铜墙铁壁环绕的城池。

原则,被何伟视为Lbank的护城河。“我们追求的不是数量,看中的也不是金钱,而是认真考察每一个项目,打造一个有温度的交易所。”何伟口中的这一护城河谁都能做到,但“很少有人关注项目本身,也很少有人像传统的交易所那样审核项目”。他认为,如果没有严格的审核,就会劣币驱逐良币,优质的项目慢慢流失,形成恶性循环,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

对于原则的认同,让何伟毅然从传统的金融领域抽身。何伟认为,传统金融机构效率太慢了,而这正是区块链的巨大机会。“区块链这列快车自己必须要坐上去,最好是头等舱。”何伟说,数字货币交易所是区块链的头等舱,但有着无数人挤破脑袋都想坐上来,“保守算,已知的、未知的交易所超过1000家了”。

市场真的需要这么多的交易所吗?大浪淘沙,大部分都将被浪打翻、沉入海底,幸存的将面对浪潮褪去的时刻。那个时候,大家会知道谁在裸泳。

Lbank的原则到底是什么?面对《链研所》记者, 何伟进行了详细的解答。

Q&A

《链研所》: 你是2017年9月以后参与创建 LBank 的,可以简单说下现在LBank的运行情况吗?

何伟:目前在全球加密货币交易市场中,LBank综合排名在第八位,每天的交易量达到3亿美金,注册用户数在两百万左右。但是这些数据都不重要。有一个数据特别想和你分享:在四月份用户整体运营数据统计里,发现平台有70%用户获利。

《链研所》:和去年相比,今年的市场有什么不同?

何伟:去年12月,我主要讲的是风控,因为那时候行业太过火热,处于风口浪尖。当时我们就预测行业内90%项目都是无法生存下去的,都是山寨币、空气币。但是现在不一样了,处于熊市。环境不好了,大家就开始佛系持币。大家开各式各样的会,了解各式各样的币,了解什么是区块链。

我们有一个客服同事, 去年11月向我提离职,说自己炒币,资产已达8位数。今年3月回来问我,何总你们还要人吗,每个月给我5000元我也愿意干。几个月的时间,8位数的资产全蒸发了。熊市的到来,让市场热度渐渐冷下来,让人们有时间去思考为什么存在泡沫,为什么资产会大幅缩水。

《链研所》:数字货币的市场规模还会增长吗?它是否达到现有股市的规模?

何伟:股票是从1990年开始发行的。9年的时间让股票的市值接近2.4万亿人民币。2009年兴起区块链技术,到现在也是9年的时间,数字资产也是从0到了2.4万亿人民币的规模。第九年的时候,两条线重合了,这是特别有意思的一个巧合。我相信几年以后,区块链和股市一样有40万亿人民币的规模。

股票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一个市场红利,数字资产是区块链技术带给我们的红利。其实区块链技术不存在泡沫,就像金融一样。区块链改变的不是生产力,它改变的是生产关系。它重构社会价值,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,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,真真切切地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。

《链研所》:区块链技术不存在泡沫,数字货币存在泡沫吗?

何伟: 空气币、山寨币,这些不应该出现在市场中的一些项目,吸引到了市场太多资产和注意力,导致市场偏泡沫化、价格整体下跌。这值得我们反思。

我们回头看这些项目,去看他们的白皮书,没有任何的价值,没有任何的意义。但是就是这样的项目能非常轻易地融到几万个以太坊,几千个比特币。我们现在要做的,就是要把这样的资产找出来,告诉大家什么是空气币,什么是有价值的。

和传统金融相比,数字经济尚处在婴儿阶段,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,还远没有到产生大量泡沫的阶段。目前区块链项目能落地的依然很少,区块链技术在各行业落地后必然会迎来大幅的增长,这将是大泡沫来临的时间点。

《链研所》:和传统的股票证券交易所相比,数字资产交易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?

何伟:在传统金融行业,有银行、证监会、保监会,有终端,有券商、私募、公募,有一整套的审核机制,每一个参与者都要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。在传统金融市场,如果有一只股票要上市,需要经过非常复杂的流程。 但是在数字货币交易领域,不是这样的,即使我们是一家交易场所,也不得不承认有这样的弊端存在。所有上线的项目都是一家交易所说了算。

要怎么做才能保证各个投资人的利益?交易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,你们只是看到一个项目在交易平台上线了,你们不知道这个项目背后是什么。这就导致了交易所无法保证上线项目的质量,没法保证给用户创造任何收益。

交易所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,是问题的根源所在。很多交易平台评判一个项目是否可以上线的标准非常简单:这个项目方和我关系好不好,我能收到多少钱。这就是权力过度集中的结果。

传统金融行业要上市必须经过改制、辅导、申报、沟通、发审、发行上币,每一个环节独有专门的机构对自己的事项负责,如果其负责事项出现问题,这需要责任方掏钱买单。但是现在,数字货币交易所却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,这就是问题的根源所在。

《链研所》:区块链世界里,存在大量割韭菜的现象,对此你是怎么看的?

何伟:如果说区块链1.0拿镰刀割韭菜,区块链2.0就是拿拖拉机割韭菜,区块链3.0就是拿大型收割机割韭菜。

刚开始进入这个行业,我们都是踏踏实实为这个行业做实事,写代码,做技术,但现在有很多人参与其中,并不把自己作为一个社区的贡献者来看。

他们把新进来的人当新韭菜,进来多年的人当老韭菜。他们看传统的金融行业人士,也觉得每一个人都是韭菜。他们甚至还引以为豪。这特别让我感到奇怪!

每一个参与者应该是这个生态的贡献者,共同创造和分享劳动成果,而不是把别人当韭菜去割。这种特别不合理的现象,需要我们努力去改变。

《链研所》:LBank如何选择优质项目上线?有哪些评判标准?

何伟:到底怎样来判断一个项目是好还是坏,最后还是看Token的价格,但前提是需要把这个时间维度拉长,涨一个月涨两个月没法定论,但如果可以涨五年甚至十年以后它有一个几百倍的增值,那么就可以很放心地说,这一定是个好项目。长期来看,价格是项目真正落地价值的体现。

除此之外,还需要从三个角度去考量:第一个,合规,不管在哪个国家,必须要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,逃是逃不掉的;第二,一定要有第三方审计,传统金融领域的项目要进行IPO,一定要有财务报告,有价值的数字经济项目也要勇敢地跨出这一步,做一些自律性的尽调、审计,让大家都能信服;第三,项目要有应用场景,区块链并非无所不能,它也有局限性,如果强行用区块链来解决现实问题,那么就只有等着失败了。

其次是五个维度:区块链底层技术、应用场景和应用范围、社区健康程度、资产流动性、监管机制。最后是项目的核心价值,团队,研发机制、生态、信息披露以及财务状况,包括市场运作、节点、上线平台项目数量、流动性、波动性、用户数等。

只有做到以上这些,才能判定项目的好坏。在这个生态里,无论缺少哪一环,项目就会有问题,然后这个问题会被无限的放大。要知道,在区块链世界里,所有问题都将无地遁形。区块链有太多媒体与参与者,他们深度会剖析每一个项目。

以项目流通性为例。很多人觉得,当一个项目上线之后,我只要看到它涨、涨、涨,有价值摆在那里就可以了。但其实并非如此。如果一个项目只上线一家平台,绝大部分的代币被少数人持有,流通量特别少,流转特别困难,那么说明它在Token层面就已是中心化。这对参与者来说特别不公平,也说明它的机制特别不完善。

参与者数量,社区健康程度决定Token的持有数。只有Token持有的人越多,才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生态里面,为这个项目做贡献,这样的项目才是好项目。

《链研所》:一个项目是否靠谱,还有什么评判标准?

何伟:判断一个区块链项目是否靠谱,要看团队成员的健康状况。如果他们可以每天按时吃饭,睡觉,健身,健健康康的,那一定不是一个好的项目。

《链研所》:现区块链能解决什么问题?是否有一定的局限性?

何伟:信任问题。例如一个男人承诺给自己的老婆买个三克拉钻戒,一辈子对她好。这些承诺会传播出去,分享给每个圈内的人,每个身边的人都会做个见证。这就是区块链。这就意味着你以后对别人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被记录在案。每一句话,你都要努力去做到它。因为大家已经把承诺记录在区块上,你不能有任何的篡改,任何的反悔。

这对很多男同胞而言,并不是一个特别美好的世界。这个例子也告诉我们,区块链的应用场景是有一定局限性的,不是所有的行业都能适用的。区块链技术可以改变我们的世界,改变我们的生活,但的确有很多事情需要沿用现实世界的法则。不要什么行业都看到区块链很火,就想着去应用,去发币。

《链研所》:有人把现在的区块链技术比喻成90年代的互联网,对此你是怎么看的?

何伟:如今的区块链与当时的互联网有着很多的不同,没有办法进行一个简单的类比。

在2001年的时候,互联网的寒流来了,90%的互联网企业都倒了,还没有上市的连工资都发不出来,上市的情况稍微会好一点。行业整体市值大幅缩水,有的甚至只有最高峰市值的四分之一。早期互联网最大的泡沫在于没有盈利模式。例如早期的QQ通过卖公仔盈利,新浪、雅虎等门户网站到了后来才有广告收益。盈利模式的缺失也是互联网破灭的根本原因。

但是区块链是不一样的,区块链是结合了Token的,也即区块链项目诞生之初便有了全新的融资方式与盈利模式,而Token本身就是一个生态、社区的概念,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,然后共享。这是区块链最有魅力的地方。

相关推荐